钢铁等贸易保护主义频现 中国出口如何应对
2016-7-18
越演越烈的反倾销案让企业防不胜防。
美国华盛顿时间7月11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板带材作出补贴调查初裁,认定中国企业反补贴税率为57.3%-193.92%。
这让国内钢铁企业感到无奈。原因是目前钢铁价格很高,利润很好,不存在补贴问题。
以中国最大的钢铁产区河北唐山为例,7月13日钢坯价格为每吨2100元,比上一日涨了40元,是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相应热卷、螺纹钢价格也保持2个月来的高位,其中三级螺纹钢价格当日为每吨2430元,比上一日涨了90元。
有行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国企,上述价格也能确保每吨有几百元收入,有些民企每吨挣500元都不是问题。
但是美国等公布反补贴税率数据,是采取第三国(替代国)测算中国钢铁超低成本得出的。国内行业内人士觉得荒谬,因为中国国内钢铁今年以来就是持续盈利的,并未拿到补贴进行出口低价倾销。但是随着今年12月替代国条款有望被取消,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双边贸易面临新的选择。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认为,核心问题还是因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下一步中国与一些G20经济体可以建立自贸区,通过零关税可以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表示,争取早日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并启动自贸可行性研究,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贸易保护主义频现
越来越多的国家因为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对华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以7月为例,土耳其经济部、印度商工部分别发布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彩涂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今年以来印度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5起贸易救济调查,已成为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
上述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初裁,使中国企业蒙受损失,同时也与G20精神背离。
7月10日在上海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会议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决定将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的措施延长至2018年。
对此,分析师指出,以目前中国市场的钢铁价格来看,各大钢厂都是盈利的,美国因为劳动成本高的因素,钢铁价格太高,难以有竞争力。
根据分析师的测算,7月8日,美国市场螺纹钢是每吨606美元的水平,而国内同类的三级螺纹钢价格才333美元/吨,也就是国内价格比美国几乎低一倍。由于铁矿石粉价格每吨近期相对稳定,每吨为55美元左右,这给企业创造了盈利空间,国家不太可能给补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螺纹钢主要是建筑用钢,今年以来包括螺纹钢、钢坯等价格都不低,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有大的盈利空间。
分析师由此指出,美国连续地对中国进行反倾销,不是一般意义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是美国钢铁行业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以后,为了保护本国钢铁企业利益而采取的反倾销做法。
分析师指出,中国对钢铁行业其实没有补贴,出口退税是所有国家都实行的一个办法。安置下岗职工是另外一回事,也不是补贴。至于有些国企贷款利率低,但是并非不还贷。“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国家采取的措施,中国钢企并未获得补贴。”分析师说。
据了解,一些国家对华产品给出反倾销税率和反补贴税率,是采取第三国“替代国”得出的。也就是这些国家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所以计算中国企业成本时,按照一个第三国来估算。但是这个“替代国”方案将在今年12月,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后终止。
双边、多边自贸区持续建立
针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未来各个国家和经济体之间,需要采取新的措施,进而促进双边贸易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7月13日出席第十一届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时指出,中欧双方要挖掘经贸合作潜力,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妥善解决贸易纠纷,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设置贸易壁垒。
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欢迎欧方投资中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希望欧方也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便利。加大金融、创新、互联互通等合作,促进中欧务实合作全面均衡发展。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争取早日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并启动自贸可行性研究,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指出,要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建立双边自贸区是一个好的方式,鉴于英国已经脱欧,未来中国与英国、欧盟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领域可以实现零关税,这方面中国需要和欧盟加快谈判,特别是服务业领域,欧盟和英国对华有优势,所以自贸区对双方发展都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也涉及到对内开放,这方面加快开放步伐后,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李健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但是时过约15年,谈判中涉及的目标和任务并无多大进展。原因是因为这些谈判涉及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等深层次领域。
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农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并未实现对外开放,甚至在本国内部向民企也没开放。
上述领域在很多国家亟待开放。G20贸易部长会议通过的《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提到,二十国集团成员将致力于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贸易成本并鼓励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根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测算,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可将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5%。
不过,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指出,贸易便利化措施以及自贸区能促进双边贸易增长,但是仍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保护主义问题。
未来很多经济体对华测算反倾销即便取消了替代国做法,加之双边多边建立自贸区,但仍杜绝不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7月12日上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共同主持第30届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双方同意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显示灵活性,照顾彼此重要关切,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就文本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中方要求欧方按期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于今年12月11日取消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欧方表示将履行世贸组织规定的国际义务,不采取任何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并抓紧研究第15条问题的立法建议。
杨立强指出,一些经济体和国家表态不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只是一个表态,具体到涉及国内经济产业时,短期仍会有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